IDC(國際數據資訊)研究報告,到2020年時,美國預計有72%的生產力將由移動工作者組成。當員工不在辦公室或受控環境中工作時,企業難以管理員工所遇到不同類型的風險,再者,也無從得知員工何時需要緊急援助。這種從傳統工作環境轉變的方式,創造了公司發展新安全協定及投資於不同技術的需求,以確保移動工作者的安全。

雖然安全操作的正規培訓仍然重要,而為移動工作人員提供在緊急情況下,能發送請求和獲得協助的工具,以避免負面結果發生變得至關重要。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數據顯示,約95%的美國人持有某種類型的手機,而超過三分之一持有智能手機。雖然這些設備提供了許多便利性,但在緊急情況下,手機仍舊無法發揮功能,特別是在收訊不佳或限制使用者,使之無法觸及、操作設備的環境中。

再者,手機無法偵測失足和跌倒,在求助無門時或遇到工作中可能發生的其他數千種緊急情況之一,使用者需要意識清楚並在手機收訊範圍內才能夠使用手機尋求協助。因此,在移動和獨自工作的情況下,手機不是追蹤和監控員工安全和健康最可靠、功能最齊全的工具。另外,在獨自工作者面對有敵意的第三方,手機往往先被奪取以防止請求支援。

穿戴式行動裝置

在緊急情況下,有一種勝於傳統手機或智慧手機的解決方案——能覺察變化而自動通報可能遭遇緊急情況,易於磨損的設備。包含這些功能的裝置能讓工作人員在無需言語或動作下尋求協助。已經有諸如智能帽子、智能安全背心、智能眼鏡甚至黏貼片等產品,可以監控從員工所在位置到體溫和定位等所有內容。這些設備免去了工作人員主動通報緊急情況,但如同手機一樣,它們有其侷限性。

舉例而言,這些裝置向管理者或人力資源部門傳送關於情況的某些信息,但它們不會在工作者和答覆者之間建立直接通訊線路,所以,如果在緊急情況下允許口頭溝通,工人仍然需要通過電話進行撥打。

個人化緊急應變設備

最理想的方法是擁有個人化行動緊急應變系統,與多年來年長者所使用的設備相似——這些設備基本上為緊急按鈕,能在跌倒後按下發出緊急訊號以請求協助。這些類型的技術將帶來極大的幫助,因為它們不再需要仰賴限制其使用範圍的基地台設備發出呼叫。

像其他可穿戴行動裝置一樣,這些設備體積小巧輕便,擁有最先進的定位技術,並提供內建高度降落諮詢功能。具此功能的可穿戴行動裝置能夠檢測水平和垂直移動,而它們視安全不僅是簡單地在軟體系統進行意外通報或標上紅色標誌。個人化緊急應變系統無須員工自行撥打電話請求協助,卻可以自動發動支援請求,雲端技術使監督員和管理人員能夠立即回應其需求。

設備另一項優點是電池壽命長。不同於需要充電的手機,個人化應變設備的功能相對較少,且無須隨時隨地開啟功能以進行運作,直到按下設備上的緊急按鈕前,它們可以處於關機或休眠模式。一旦呼叫請求支援,該位置訊息會傳送到中央以通報地點,並發出緊急呼叫。取決於設備的配置和使用狀況,最長單次充電可待機30天。
無論何種穿戴式行動裝置對您的員工來說最合適,最重要的因素是企業和管理人員可以利用這些新技術防止災害發生,並提高其獨自工作者與移動員工的安全和健康。

作者:Chris Holbert (Aug 31, 2017) Keeping Your Mobile Workforce Safe and Connected, EHS Today, 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17 from https://www.ehstoday.com/safety/keeping-your-mobile-workforce-safe-and-connected

延伸閱讀:

準備好迎接數位時代了嗎?

如何選擇環安衛軟體?